- 读音:gài ㄍㄞˋ
- 繁体字:漑
- 漑部首:氵
- 总笔画:14画
- 部外画:11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漑五笔:IRXQ
- 漑仓颉:EHPU
- 漑郑码:VNHR
- 漑四角:31112
- 康熙笔画:15画
- 漑五行:水
- UniCode:U+6F11
- 康熙字典漑的解释
- 漑的笔顺:丶丶一ノ丨フ一一ノフ一フノフ
基本字义
漑
gài ㄍㄞˋ
◎同“溉”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去八未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旣 | 居豙 | 見 | 微開 | 去聲 | 未 | 開口三等 | 止 | 微 | kĭəi | kioih/kioy |
廣韻目次:去十九代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漑 | 古代 | 見 | 咍 | 去聲 | 隊 | 開口一等 | 蟹 | 咍 | kɒi | kaih/koy |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漑
水。出東海桑瀆覆甑山,東北入海。一曰灌注也。从水旣聲。古代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漑水。出東海桑瀆覆甑山,東北入海。東當作北,瀆當作犢,皆字之誤也。北海郡桑犢,見前志。今山東萊州府濰縣有桑犢故城,水經注之桑犢亭也。前志桑犢下云:覆甑山,漑水所出。東北至都昌入海。今濰縣東南四十里漑源山,卽覆甑山也,水經注亦謂之塔山。寰宇記曰:天寶六載勅改爲漑源山。今漑水自漑源山北流至昌邑縣境入海,卽東虞河也,亦曰東丹河。从水。旣聲。古代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按多借爲濯摡字。一曰灌注也。此依韵會本。注下曰灌也。𣵽下曰漑灌也。洞簫賦:迴江流川而漑其山。李注引說文漑猶灌也,與今本異。
方言集汇
粤语:koi3
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koi3kai3[梅县腔]koi3[海陆丰腔]koi3kai3[东莞腔]kai3[宝安腔]kai3[客英字典]koi3kai3
English
wa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