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音:zhì ㄓˋ
- 繁体字:驇
- 驇部首:馬
- 总笔画:21画
- 部外画:11画
- 字结构:上下结构
- 驇五笔:FWFC
- 驇仓颉:XGISQ
- 驇郑码:BOSC
- 驇四角:45327
- 康熙笔画:21画
- 驇五行:金
- UniCode:U+9A47
- 康熙字典驇的解释
- 驇的笔顺:一丨一ノ丶一丨一ノフ丶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
基本字义
騺
zhì ㄓˋ
1、(马)难起步的样子:“惠公马騺不行。”
2、止而不前。
3、马狠,引申为凶猛、勇猛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去六至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致 | 陟利 | 知 | 脂B開 | 去聲 | 寘 | 開口三等 | 脂B | 止 | triih/tyh | ţi |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十】【馬部】騺
馬重皃。从馬執聲。陟利切
方言集汇
粤语:zi3
客家话:[海陆丰腔]zhi5[客英字典]zhi5[台湾四县腔]zih5
English
heavy horse; horse unable to move because of twisted leg; plod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