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音:dǐ ㄉㄧˇ
- 繁体字:阺
- 阺部首:阝
- 总笔画:7画
- 部外画:5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阺五笔:BQAY
- 阺仓颉:NLHPM
- 阺郑码:YRS
- 阺四角:72240
- 康熙笔画:13画
- 阺五行:火
- UniCode:U+963A
- 康熙字典阺的解释
- 阺的笔顺:フ丨ノフ一フ丶
基本字义
阺
dǐ ㄉㄧˇ
1、斜坡;土坡。
2、山崖突出的部分:“颓岸倾阺。”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平六脂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墀 | 直尼 | 澄 | 脂B開 | 平聲 | 支 | 開口三等 | 脂B | 止 | drii/dy | ɖʰi |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十四】【𨸏部】阺
秦謂陵阪曰阺。从𨸏氐聲。丁禮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秦謂陵阪曰阺。大𨸏曰陵。坡曰阪。秦人方言皆曰阺也。漢書楊雄解嘲曰。響若坁隤。應劭云。天水有大坂。名曰隴坁。其山堆旁箸𡹔落作聲。聞數百里。故曰坁隤。按仲遠誤也。依說文則巴蜀名山岸脅之旁箸欲落𡐦者曰氏。氏𡹔聞數百里。秦謂陵阪曰阺。其字則氏與阺不同。其語言則秦與巴蜀不同。且氏主謂石。故𡹔聲聞遠。阺主謂土。陵阪皆土阜也。氏或譌作坁。韋昭音若是理之是。不誤。阺字或作坻。音丁兮丁禮二反。高唐賦。臨大阺之稸水。是其正字也。自仲遠合而一之。古音十六十五部之別亦淆矣。凡氏聲在十六部。凡氐聲在十五部。从𨸏。氐聲。丁禮切。十五部。
方言集汇
粤语:dai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