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音:rán ㄖㄢˊ
- 繁体字:袡
- 异体字:衻 袇
- 袡部首:衤
- 总笔画:10画
- 部外画:5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袡五笔:PUMF
- 袡仓颉:LGB
- 袡郑码:WTLB
- 袡四角:35247
- 康熙笔画:11画
- 袡五行:金
- UniCode:U+88A1
- 康熙字典袡的解释
- 袡的笔顺:丶フ丨ノ丶丨フ丨一一
基本字义
袡
rán ㄖㄢˊ
1、衣边。
2、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穿的盛装:“妇人复,不以袡。”
3、古人跪拜时用以保护膝盖的围裙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下平二十四鹽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𩓾 | 汝鹽 | 日 | 鹽A | 平聲 | 鹽 | 開口三等 | 咸 | 鹽A | nʑĭɛm | njem/rem |
方言集汇
客家话:[梅县腔]ngiam2[台湾四县腔]ngiam1[客英字典]ngiam1[海陆丰腔]ngiam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