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音:qú ㄑㄩˊ
- 繁体字:蠼
- 异体字:玃 蠷
- 蠼部首:虫
- 总笔画:26画
- 部外画:20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蠼五笔:JHHC
- 蠼仓颉:LIBUE
- 蠼郑码:ILNX
- 蠼四角:56147
- 区位码:8329
- 康熙笔画:26画
- 蠼五行:木
- 规范汉字编号:8300
- UniCode:U+883C
- 康熙字典蠼的解释
- 蠼的笔顺:丨フ一丨一丶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フ丶
基本字义
蠼
qú ㄑㄩˊ
◎〔蠼螋〕昆虫,体扁平狭长,黑褐色,前翅短而硬,后翅大,折在前翅下,有些种类无翅,尾部形状像夹子,多生在潮湿的地方,为害家蚕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平十虞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衢 | 其俱 | 羣 | 虞 | 平聲 | 虞 | 合口三等 | 虞 | 遇 | gyo/giu | gʰĭu |
廣韻目次:入十八藥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
玃 | 居縛 | 見 | 藥合 | 入聲 | 藥 | 合口三等 | 陽 | 宕 | kyak/kvak |
详细字义
◎蠼
蠷 qú
方言集汇
粤语:fok3keoi4
潮州话:kiag4(khiak)「潮州」kiêg4(khiek旧时:khie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