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音:qí ㄑㄧˊ
- 繁体字:蜞
- 蜞部首:虫
- 总笔画:14画
- 部外画:8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蜞五笔:JADW
- 蜞仓颉:LITMC
- 蜞郑码:IEC
- 蜞电码:5786
- 蜞四角:54181
- 区位码:8264
- 康熙笔画:14画
- 蜞五行:水
- 规范汉字编号:5702
- UniCode:U+871E
- 康熙字典蜞的解释
- 蜞的笔顺:丨フ一丨一丶一丨丨一一一ノ丶
基本字义
蜞
qí ㄑㄧˊ
◎〔蟛蜞〕见“蟛”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平七之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
其 | 渠之 | 羣 | 之 | 平聲 | 支 | 開口三等 | 之 | 止 | gi/gio |
详细字义
◎蜞qí
〈名〉
(1)蟛蜞 [amphibious crab]。蟹的一种,方蟹科,体小,螯足无毛,红色,穴居水边,能伤害禾苗,损坏田埂和堤岸
生甲必龟贝,勿生蝓与蜞。——宋濂《潜溪录》
(2)蚂蟥 [leech]
蜞,…水蛭也。——《类篇》
方言集汇
粤语:kei4
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ki2[宝安腔]ki2[海陆丰腔]ki2[客语拼音字汇]ki2[客英字典]ki2[陆丰腔]ki3[梅县腔]ki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