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音:jǔ ㄐㄩˇ
- 繁体字:蒟
- 蒟部首:艹
- 总笔画:13画
- 部外画:10画
- 字结构:上下结构
- 蒟五笔:AUQK
- 蒟仓颉:TYTR
- 蒟郑码:ESRJ
- 蒟电码:5540
- 蒟四角:44127
- 造字法:上形下声
- 康熙笔画:16画
- 蒟五行:火
- 规范汉字编号:5383
- UniCode:U+849F
- 康熙字典蒟的解释
- 蒟的笔顺:一丨丨丶一丶ノ一ノフ丨フ一
基本字义
蒟
jǔ ㄐㄩˇ
1、〔蒟蒻〕a.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茎为球状,可食,亦可制淀粉;b.这种植物的地下茎。均亦称“蒟头”、“魔芋”。
2、〔蒟酱〕一种用胡椒科植物做的酱,味香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九麌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矩 | 俱雨 | 見 | 虞 | 上聲 | 麌 | 合口三等 | 遇 | 虞 | kĭu | kyox/kiuu |
廣韻目次:去十遇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屨 | 九遇 | 見 | 虞 | 去聲 | 遇 | 合口三等 | 遇 | 虞 | kĭu | kyoh/kiuh |
详细字义
◎蒟jǔ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一】【艸部】蒟
果也。从艸竘聲。俱羽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果也。史記,漢書有枸酱。左思蜀都賦,常璩華陽國志作蒟。史記亦或作蒟。據劉逵,顧微,宋祁諸家說。卽扶畱藤也。葉可用食㯽榔。實如桑葚而長。名蒟。可爲醬。巴志曰。樹有荔支。蔓有辛蒟。然則此物縢生緣木。故作蒟,從艸。亦作枸,從木。要必一物也。許君木部有枸字。云可爲醬。於艸部又有蒟字。葢不能定而兩存之。次於葚者,以其實似葚也。其實名蒟。故云果也。果,木實也。當云蒟果也,爲三字句。从艸。竘聲。俱羽切。五部。
方言集汇
粤语:geoi2lau1
客家话:[客英字典]gi3[台湾四县腔]gi3neu1[海陆丰腔]gi3neu1
English
betel pepper; Amorphaphalus konja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