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音:chá ㄔㄚˊ
- 繁体字:茬
- 异体字:荏 槎 楂 查
- 茬部首:艹
- 总笔画:9画
- 部外画:6画
- 字结构:上下结构
- 茬五笔:ADHF
- 茬仓颉:TKLG
- 茬郑码:EGIB
- 茬电码:9129
- 茬四角:44214
- 区位码:1871
- 造字法:形声
- 康熙笔画:12画
- 茬五行:木
- 规范汉字编号:1404
- UniCode:U+832C
- 康熙字典茬的解释
- 茬的笔顺:一丨丨一ノ丨一丨一
基本字义
茬
chá ㄔㄚˊ
1、庄稼收割后余留在地里的短茎和根:茬子。麦茬。
2、同一块田地上庄稼种植或收割的次数:头茬。
3、短而硬的头发、胡子:胡茬子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平七之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葘 | 側持 | 莊 | 之 | 平聲 | 支 | 開口三等 | 之 | 止 | cri/trio | ʧĭə |
廣韻目次:上平七之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茬 | 士之 | 崇 | 之 | 平聲 | 支 | 開口三等 | 之 | 止 | zri/drio | dʒʰĭə |
廣韻目次:下平九麻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楂 | 鉏加 | 崇 | 麻二開 | 平聲 | 麻 | 開口二等 | 麻 | 假 | zra/dra | dʒʰa |
详细字义
◎茬
茌 chá
〈名〉
(1)(形声。从艸,在声。(chí)本义:草茂盛的样子)
(2)栽培植物(如麦子、玉米、苜蓿、豆或草)收割后余留的残株 [stubble]。如:麦茬
(3)[量]∶指在同一块地上,农作物种植或生长的次数 [crop]。如:这块地里一年种几茬
(4)一批,一组[人或事物] [batch]。如:又一茬新人成长起来了
英汉互译
stubble、batch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一】【艸部】茬
艸皃。从艸在聲。濟北有茬平縣。仕甾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艸皃。从艸。在聲。仕甾切。一部。濟北有茬平縣。茬俗作茌。地理志。泰山郡茬縣。應劭曰。茬山在東北。音淄。東郡茬平縣。應劭曰。在茬山之平地者也。司馬彪郡國志。茬平屬濟北國。注曰。本屬東郡。
方言集汇
粤语:ci4
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zih1cih1[客英字典]chi1zih1[海陆丰腔]zih1chi1[东莞腔]ca2
English
harv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