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音:qián ㄑㄧㄢˊ
- 读音:xián ㄒㄧㄢˊ
- 读音:yán ㄧㄢˊ
- 繁体字:羬
- 异体字:麙
- 羬部首:羊
- 总笔画:15画
- 部外画:9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羬五笔:UDDT
- 羬仓颉:TQIHR
- 羬郑码:UCAJ
- 羬四角:83550
- 康熙笔画:15画
- 羬五行:火
- UniCode:U+7FAC
- 康熙字典羬的解释
- 羬的笔顺:丶ノ一一一ノ一ノ一丨フ一フノ丶
基本字义
羬
qián ㄑㄧㄢˊ
1、六尺长的羊。
2、古代传说中一种似羊而长马尾的怪兽。
其他字义
羬
xián ㄒㄧㄢˊ
◎细角羚羊。
其他字义
羬
yán ㄧㄢˊ
◎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野羊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下平二十四鹽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箝 | 巨淹 | 羣 | 鹽B | 平聲 | 鹽 | 開口三等 | 鹽B | 咸 | giem/gyem | gʰĭɛm |
廣韻目次:下平二十六咸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嵒 | 五咸 | 疑 | 咸 | 平聲 | 咸 | 開口二等 | 咸 | 咸 | ngrem/ngaem | ŋɐm |
方言集汇
客家话:[海陆丰腔]gam2kiam2[客英字典]ham2[台湾四县腔]gam2kiam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