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音:gǎo ㄍㄠˇ
- 简体字:缟
- 縞部首:糹
- 总笔画:16画
- 部外画:10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縞五笔:XYMK
- 縞仓颉:VFYRB
- 縞郑码:ZSJL
- 縞电码:4908
- 縞四角:20927
- 康熙笔画:16画
- 縞五行:木
- UniCode:U+7E1E
- 康熙字典縞的解释
- 縞的笔顺:フフ丶丶丶丶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
基本字义
縞
gǎo ㄍㄠˇ
1、未經染色的絹。
2、白色:“連觀霜縞,周除冰淨”。縞素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三十二晧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暠 | 古老 | 見 | 豪 | 上聲 | 晧 | 開口一等 | 豪 | 效 | kaux/kav | kɑu |
廣韻目次:去三十七号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誥 | 古到 | 見 | 豪 | 去聲 | 号 | 開口一等 | 豪 | 效 | kauh/kaw | kɑu |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縞
鮮色也。从糸高聲。古老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鮮𠨗也。各本作鮮色。今正。漢地理志師古注:縞,鮮支也。司馬相如傳正同。顔語多本說文,彼時未誤,葢支亦作𠨗,因譌色也。廣雅:䋷緫,鮮支,縠,絹也。許謂縞卽鮮支。鄭風:縞衣綦巾。毛曰:縞衣,白色男服也。王逸曰:縞,素也。任氏大椿釋繒曰:孰帛曰練,生帛曰縞。从糸高聲。古老切。二部。
方言集汇
粤语:gou2
客家话:[海陆丰腔]gau3[客英字典]gau3[台湾四县腔]gau3[宝安腔]gau3[梅县腔]gau3[客语拼音字汇]gau3go3
English
white raw sil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