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音:cùn ㄘㄨㄣˋ
- 繁体字:籿
- 籿部首:米
- 总笔画:9画
- 部外画:3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籿五笔:OFY
- 籿仓颉:FDDI
- 籿郑码:UFDS
- 籿四角:94900
- 康熙笔画:12画
- 籿五行:火
- UniCode:U+7C7F
- 康熙字典籿的解释
- 籿的笔顺:丶ノ一丨ノ丶一丨丶
基本字义
皴
cūn ㄘㄨㄣˉ
1、皮肤因受冻或受风吹而干裂:皴裂。皴理(裂纹)。
2、皮肤上积存的泥垢和脱落的表皮:手上全是皴。
3、中国画技法之一,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:皴法。皴笔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平十八諄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逡 | 七倫 | 清 | 諄 | 平聲 | 眞 | 合口三等 | 諄 | 臻 | chyn/cvin | tsʰĭuĕn |
词性变化
◎皴cūn
〈名〉
(1)〈方〉∶皮肤上积存的泥垢 [dirt accumulated on skin]。如:几天没洗澡,满身是皴了
(2)中国画的一种技法,用淡干墨涂染以表现山石纹理,峰峦折痕及树身表皮的脉络、形态 [light-ink strokes]。
详细字义
◎皴cūn
〈动〉
(1)皮肤坼裂 [chapped;wrinkled]
皴,皮细起也。——《字略》
(2)如:皴劈(粗皱龟裂);孩子的手皴了
(3)打皱;皱缩 [wrinkle]
客皴眉而俯,不复抽言。——宋·盛均《真龙对》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三】【皮部】皴
皮細起也。从皮夋聲。七倫切文二 新附
方言集汇
粤语:seon1
客家话:[海陆丰腔]zun1[客英字典]zun1[台湾四县腔]zun1[宝安腔]zun1[客语拼音字汇]cun1
English
chapped, crack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