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音:téng ㄊㄥˊ
- 读音:chóng ㄔㄨㄥˊ
- 繁体字:痋
- 异体字:疼
- 痋部首:疒
- 总笔画:11画
- 部外画:6画
- 字结构:左上包围结构
- 痋五笔:UJI
- 痋仓颉:KLMI
- 痋郑码:TIVV
- 痋四角:00136
- 康熙笔画:11画
- 痋五行:金
- UniCode:U+75CB
- 康熙字典痋的解释
- 痋的笔顺:丶一ノ丶一丨フ一丨一丶
基本字义
痋
téng ㄊㄥˊ
◎古同“疼”:“寒热酸痋。”
其他字义
痋
chóng ㄔㄨㄥˊ
◎病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平二冬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彤 | 徒冬 | 定 | 冬 | 平聲 | 冬 | 開口一等 | 通 | 冬 | dʰuoŋ | duung/dvng |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七】【疒部】痋
動病也。从疒,蟲省聲。徒冬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動病也。痋卽疼字。釋名曰。疼,旱氣疼疼然煩也。按詩。旱旣太甚。蘊隆蟲蟲。韓詩作鬱隆烔烔。劉成國作疼疼。皆旱熱人不安之皃也。今義疼訓痛。从𤕫。蟲省聲。徒冬切。九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