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音:yǐng ㄧㄥˇ
- 简体字:颍
- 异体字:泂 頴 颍
- 潁部首:水
- 总笔画:15画
- 部外画:11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潁五笔:XIDM
- 潁仓颉:PEMBC
- 潁郑码:RRKG
- 潁电码:3379
- 潁四角:21986
- 康熙笔画:15画
- 潁五行:水
- UniCode:U+6F41
- 康熙字典潁的解释
- 潁的笔顺:ノフ丨フノ丶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
基本字义
潁
yǐng ㄧㄥˇ
◎见“颍”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四十靜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潁 | 餘頃 | 以 | 清合 | 上聲 | 梗 | 合口三等 | 梗 | 清 | jĭwɛŋ | jyengx/jvenk |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潁
水。出潁川陽城乾山,東入淮。从水頃聲。豫州浸。余頃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顈水。出潁川陽城乾山。東入淮。各本作乾山。韵會引作耿山。晉書音義引作陽城少室陽乾山。則兼用水經,漢志改說文也。爾雅音義引字林作陽城乾山。與今說文合。潁川以水名郡。字當從水。而漢碑郡名多從禾。葢漢時相習如此寫。如女陽,女陰,舞陽,舞陰以水名縣。而不作汝潕字也。恐漢志,說文古本郡名亦當從禾耳。潁川郡陽城,二志同。今河南河南府登封縣縣東南四十里有陽城廢縣。前志陽城下曰。陽乾山,潁水所出。東至下蔡入淮。過郡三。行千五百里。荆州浸。過郡三者,潁川淮陽沛郡也。水經曰。潁水,出㯋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。東南至愼縣東南入於淮。水道提綱曰。今潁水源出登封縣北嵩山西南之少室山。東南經密縣,禹州。分爲二派。一經新鄭縣至臨潁縣。一經襄城縣。至臨潁縣。二支復合。經商水縣。合汝水。又合滎陽水。至陳州府南。分爲二派。一爲濄河。一爲沙河。濄河至江南太和縣與沙河合。又經潁上縣與淮水合。曰潁口。皆東南流也。水經曰。至愼縣入淮。愼縣故城在今潁上縣。从水。頃聲。余頃切。十一部。豫州浸。職方氏曰。荆州其浸潁,湛。豫州其浸波,溠。許潁下湛下皆曰豫州浸。而溠下曰荆州浸。此非筆誤。蓋案地形互易之也。
方言集汇
粤语:wing6
客家话:[宝安腔]jin3[海陆丰腔]rin3[梅县腔]jin3[台湾四县腔]jin3[客语拼音字汇]yin3[客英字典]jin3
English
river in Anhu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