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新华字典 > 方部首的字 > 旃的解释、读音、组词
旃的意思
读音:zhān ㄓㄢ
繁体字:
异体字:旜 襢
旃部首:
总笔画:10画
部外画:6画
字结构:左右结构
旃五笔:YTMY
旃仓颉:YSOBY
旃郑码:SYQS
旃电码:2462
旃四角:08247
区位码:7625
造字法:形声
康熙笔画:10画
旃五行:
规范汉字编号:4629
UniCode:U+65C3
康熙字典旃的解释
旃的笔顺:丶一フノノ一ノフ丶一

基本字义

zhān ㄓㄢˉ

1、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。

2、同“毡”。

3、文言助词,相当于“之”或“之焉”:“天其殃之也,其将聚而歼旃”。

宋本廣韻

廣韻目次:下平二仙

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
𩜾諸延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tɕĭɛncjen/tjen

词性变化

zhān

〈助〉

(1)之、焉二字的合读

上慎旃哉,犹来无止。——《诗·魏风·陟岵》。马瑞辰通释:“之、旃一声之转,又为‘之焉’之合声,故旃训‘之’,又训‘焉’。”

(2)又如:勉旃(希望你奋发有为)

详细字义

zhān

〈名〉

(1)(形声,本义:赤色的曲柄旗)

(2)同本义 [red flag]

旃,旗曲柄也。周礼曰:“通帛为旃。——《说文》

通帛为旃。通以赤色为之。——《释名·释兵》

置旃以为辕门。——《谷梁传·昭公八年》

(3)亦泛指旌旗

收功单于旃。——晋·陆机《饮马长城窟行》

(4)又如:旃帛(红旗);旃旌(泛指赤色旗帜);旃戎(军旅)

(5)毛织品。通“毡” [felt]

不知其可以为旃也。——《淮南子·齐俗》

被旃裘。——《史记·匈奴传》

旃毛并咽之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(6)又如:旃席(毡帐);旃衣(以毛毡等制成的衣服);旃车(毡篷车);旃席(毡席;毛毡)

说文解字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【卷七】【㫃部】旃

旗曲柄也。所以旃表士衆。从㫃丹聲。《周禮》曰:“通帛爲旃。”旜,旃或从亶。諸延切
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
旗曲柄也。漢田蚡傳曰。前堂羅鐘𡔷。列曲旃。蘇林云。禮,大夫立曲旃。曲旃,柄上曲也。按蘇林所據禮正與周禮司常孤卿建旜,大司馬帥都載旜合。帥都,遂大夫也。左傳曰。昔我先君之田也。旃以招大夫。正謂大夫用旃也。庸風傳曰。干旄,大夫之旃。子虛賦。靡魚須之橈旃。張揖曰。以魚須爲柄。師古曰。橈旃卽曲旃也。所㠯旃表士衆。旃當爲展。以曡韵爲訓。聘禮曰。使者載旜。注云。載之者,所以表識其事也。及竟張旜誓。注云。張旜,明事在此國也。此與仲秋治兵載旜皆展表士衆之義。从㫃。丹聲。諸延切。十四部。叚借爲語助。如尙愼旃哉。傳曰旃,之也。周禮曰。通帛爲旃。司常職文。注云。通帛謂大赤。從周正色。無飾。爾雅。因章曰旃。郭云。因絳帛之文章。不復畫之。

方言集汇

粤语:zin1

客家话:[客英字典]zhen1[宝安腔]zen1[梅县腔]zhan1[海陆丰腔]zhan1[台湾四县腔]zan1

English

silk banner with bent po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