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音:dèng ㄉㄥˋ
- 繁体字:凳
- 异体字:橙 櫈 鐙
- 凳部首:几
- 总笔画:14画
- 部外画:12画
- 字结构:上下结构
- 凳五笔:WGKM
- 凳仓颉:NOMRN
- 凳郑码:XSUQ
- 凳电码:0419
- 凳四角:12217
- 区位码:2142
- 造字法:形声
- 康熙笔画:14画
- 凳五行:木
- 规范汉字编号:3186
- UniCode:U+51F3
- 康熙字典凳的解释
- 凳的笔顺:フ丶ノ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ノフ
基本字义
凳
dèng ㄉㄥˋ
◎有腿没有靠背的坐具:凳子。板凳。方凳。杌凳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去四十八嶝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嶝 | 都鄧 | 端 | 登開 | 去聲 | 徑 | 開口一等 | 曾 | 登 | təŋ | tongh/tonq |
详细字义
◎凳
櫈 dèng
〈名〉
(1)凳子 [stool]
(2)床前踏具
床凳之凳,晋已有此器。—— 宋·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
(3)供坐的无背家具。如:方凳
(4)具有水平顶面的长工作台 [bench]。如:木工凳
方言集汇
粤语:dang3
客家话:[客英字典]den5[台湾四县腔]den5[客语拼音字汇]den4[陆丰腔]den5[梅县腔]den5[海陆丰腔]den5[沙头角腔]dien5[东莞腔]den5[宝安腔]den5
English
bench; stool